3500多年前,中原大地爆发了中国历史上首次重大朝代更替的战争——鸣条之战。这场战役最终以夏朝末代君王桀的失败告终,商汤率领的商朝势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,标志着夏朝的覆灭与商朝的建立。那夏朝覆灭后,夏朝的后裔都去了哪里呢?大多数夏族部落选择向西迁徙,退守西北边陲,与戎狄等民族共处,而周族就是其中之一支。而夏桀本人则带领残余军队转战南方,寻求新的立足之地。
关于夏朝的灭亡,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这样描述:“汤修德,诸侯皆归汤,汤遂率兵以伐夏桀。桀走鸣条,遂放而死。”不过,《史记》没有具体说明桀被流放的具体地点。而其他古籍则弥补了这一空白。《尚书·商书》中记载:“成汤放桀于南巢。”《竹书纪年》则更为详细:“大雷雨,战于鸣条。夏师败绩,桀出奔三朡。商师征三朡,战于郕,获桀于焦门,放之于南巢。”这表明商汤与夏桀之间不仅有鸣条一战,还有后续的郕之战,桀被俘后被流放至南巢。由此可见,商汤并未处死桀,而是选择流放,当然,上古史料多有隐晦,这“流放”或许也指桀逃亡。
1994年,上海博物馆在香港文物市场购得一批竹简,被称为“上博简”,其中的《容成氏》篇章详细记述了夏商之际的故事,尤其是商汤灭夏的过程。其内容指出商汤率军攻打夏都城,夏桀首次败退至历山氏地,商汤继续追击,双方再战鸣条,夏桀再次失败并逃至南巢氏。商汤不肯放过,继续追击,夏桀最终逃至苍梧之野。《容成氏》中所说夏桀初败逃往历山,《太平御览》卷八十二引《尸子》亦称“桀放于历山”,可见古代典籍常将逃亡描写成“流放”。而据《容成氏》,夏桀中途曾在南巢避难,但商汤决心“一勿遗”,遂迫使桀逃往更南的苍梧之野——这是上古时期对南方未开垦森林地带的通称。
展开剩余76%那么南巢到底在哪里呢?商朝时期南方有一个名为“巢”的方国,该国一直存在至西周。《尚书·周书》记载周武王时“巢伯来朝”,且考古学家发现了关于“巢”的卜辞和铭文,如周原甲骨文中的“征巢”,以及西安张家坡西周墓出土的铜鼎铭文“彖侯获巢,俘厥金胄,用作旅鼎”。这些都表明西周时期与巢国曾发生战争。春秋时期,巢国终被楚国所灭。据《左传》记载,巢国地处楚吴之间,邻近钟离国,推断其大致位于今天安徽地区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称“庐江郡居巢县”,高诱注释“南巢,今庐江居巢是也”,这恰巧对应安徽合肥附近的巢湖地区,推断南巢氏当时应在此地。
2019年,考古学家在安徽肥西发现了一个夏商交替时期的重要青铜遗址——三官庙遗址,该遗址被评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,显示其非凡的重要性。三官庙遗址出土了200多件石器,近百件陶纺轮,18件青铜器,以及鼎、罐、豆、缸、鬶、陶爵、陶斝等多种器物。考古专家秦让平介绍,青铜器多为兵器,如铜箭镞、铜戈、铜戚、铜钺等,礼器则有铜铃、铜角形器等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这里的铜铃造型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“石舌铜铃”类型相似。
这些青铜兵器大多出现弯曲、断裂、扭曲等变形现象。秦让平称:“铜戈中有不少出土时发现变形,有的弯折,有的断裂,显然经历过激烈战斗。”这显示该地曾爆发过激烈战争,所出兵器很可能属于战败方遗留。此外,遗址中发现的村落基址有红烧土地,证明经历大火毁灭。在房屋遗址还出土了两具未安葬的人骨,周围堆积着被踩踏的植物种子,推测村民遭士兵屠杀,村庄被焚毁。碳十四测定显示此遗址距今约3500年,恰与商汤灭夏时期吻合,因此被认为就是传说中的南巢之地。考古证据进一步佐证了古书记载的真实性。
那么夏桀为何会逃到南巢氏?《左传》《史记》记载,大禹曾在涂山召开诸侯大会,而其妻子正是涂山氏之女。考古和历史研究表明,涂山氏所在地应在安徽淮河流域,涂山极有可能即是历山氏的别称。最早的会稽也在安徽淮河流域,少康曾派庶子镇守此地,后来迁至浙江,成为越国起源地。可见,夏朝与安徽地区部落有着密切联系。正是因得到了安徽诸部落的支持,大禹才能够建立起夏朝政权。
夏桀逃往南巢,既是为了躲避商汤军锋芒,也试图寻求当地部落的援助。但桀未能在此安稳,商汤大军紧追不舍,最终迫使他逃向更南的苍梧之野。苍梧之野首次出现在《山海经》:“南海之中,有氾天之山,赤水穷焉。赤水之东,有苍梧之野,舜与叔均之所葬也。”舜曾南征三苗,最终葬于苍梧,而叔均是西周祖先稷的侄子,为何也藏身于此,成为谜题。
古代苍梧非今之苍梧,而是古人对南方森林地区的统称。战国时楚国在湖南设立苍梧郡,成为其最南边界;汉代又在珠江流域设苍梧郡,表明这一地名不断南移。远古时代苍梧应指三苗北部的丹江一带。商朝时,苍梧之野应更南,位于南巢氏以南。夏桀逃至苍梧后,商汤感到鞭长莫及,遂放弃继续南征。
那么夏桀最后到底落脚何处?1989年,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一座商代晚期大型墓葬,长约8.22米,内藏480余件青铜器,是江南地区出土青铜器最多的遗址之一。出土器物多为大型青铜器,工艺精湛、气势恢宏,尤以大型斧钺为王权象征。遗址邻近吴城、牛头城遗址,三者时空接近,疑为同一文化圈。
当时东南尚未开发,青铜冶炼技术远落后于中原。江西能突然出现如此辉煌青铜文化,令人惊叹。笔者认为此青铜文明极有可能是夏朝后裔所建。夏桀南迁苍梧野后,在江西一带稳固势力,重新建立政权,经过数百年发展,青铜技艺大幅提升,故出土精美器物。可惜古籍无记载,只能推测。
商朝建国后,多次对南方发动战争,最远据点盘踞江汉地区的盘龙城。学者多认为商朝南征为争夺铜矿,但笔者倾向认为商朝是想清除夏朝残余势力。战争结局已无从考证。西周时期,吴城文化衰退,越国由安徽迁至浙江,楚族祖先由河南迁湖北,可能是躲避商朝威胁。
中国上古历史谜团重重,单靠古书难以厘清真相。唯有结合最新考古发现与文献,方能挖掘隐藏的历史信息。当前关于夏朝资料依旧稀少,期待未来考古界出现更多突破,为我们补全这段辉煌而神秘的史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